红网时刻9月28日讯(通讯员 杨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随着国庆假期的来临,购物、旅游、餐饮业都将迎来高峰,为了让广大消费者度过一个舒心、愉快的国庆假期,预防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的发生,9月27日,冷水滩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19年国庆节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注意以下几点:
攻略准备做充分,安全出行第一条
假期出行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无论是外出旅游还是本地消费,都要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防止伤害和偷盗情况的发生。另外,外出旅游要关注景区游客流量情况,服从限流要求,保障老人和孩子的安全,对有风险的旅游和游乐项目慎重选择。
★注意:国庆节日期间是消费者自驾出行的旺季,也是交通拥堵、事故高发时期,自驾出行要提前做足安全准备,出行前要检查车辆状况,进行必要的保养维护和检测,携带相关急救用品和药品,合理安排出行线路,避免疲劳驾驶。
旅游预订多参考,合同事项要明确
外出旅游时,选择旅行社要看其经营资格、相关许可证是否齐全,还要考察其信誉程度,同时,不要被旅行社之间的“价格战”所迷惑,要理性面对较低报价,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消费纠纷和麻烦。旅游合同不可忽视,签订前要仔细阅读旅行社提供的合同条款,应明确交通工具、住宿标准,购物次数、具体景点、路线及餐饮标准,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违约责任,缴费后及时索要发票和旅游合同,便于日后维权。
★注意:国庆节日期间,在与旅行社签订旅游合同时,一定要注意识别不实广告内容,要将广告、口头承诺内容写入合同。
节日购物当谨慎,选择商品要三思
在节日期间,商场、超市打折促销活动集中,消费者要理性购物,注意少数商家“先升后降”虚假打折等促销方式,以及促销活动中凑整赠券、使用赠券不找零、限制消费额度和使用范围等规定。遇到办卡促销时,要理性充值,尽量避免一次性预存大笔金额。不要贪图便宜,警惕“免费试用”幌子,防范资金风险。
★注意:国庆节日期间,很多消费者喜欢到旅行地购买旅游纪念品或其他高价值商品。如果需要选择旅游纪念品应到正规商家选购,不轻信商家的夸大宣传,对于不熟悉的高价值商品应三思而行,从正规渠道购买,多选择商家进行比较。特别要注意,谨防不法商家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的名义,推销假冒伪劣产品。
节日饮食尚节俭,食品安全莫松懈
国庆节日期间适逢秋季,也是容易发生肠道疾病和传染病的高发期,外出就餐时,要选择环境整洁、证照齐全、量化等级较高、实施“明厨亮灶”的餐饮单位就餐。外出旅游时可以有选择性尝鲜,但不要采摘、购买、食用有关部门明令禁止或来历不明的食物。网络订餐时,要注意查看入网餐饮单位是否持有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尽量选择距离近、量化等级较高、实施“明厨亮灶”的商家订餐。收到食品后要留意外包装是否贴有食安封签,并检查食品包装及食材质量,及时食用。家庭聚餐时,要从正规渠道购买食品原料,索取并保留单据,不要再无证门店或流动食品摊点购买散装熟食。原料使用前要仔细检查是否有变质现象。
★注意:选购预包装熟肉制品、奶制品时,一定要注意查验保质期限等信息,从手感、感官等方面仔细区分。在外出就餐时要以安全卫生为根本,选择食品卫生安全等级评定高的商家,尽量选择热加工的菜品。同时,不暴饮暴食,饮食清淡、节约为要,合理膳食。
保健食品陷阱多,谨防忽悠防受骗
国庆节日期间,正值传统的重阳节,在此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及其子女,谨慎对待各类针对老年消费群体的商品营销行为。一定要谨记“保健品不能代替药物治疗”,切勿相信那些夸大和虚假宣传的保健品。
★注意:保健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食品、保健食品非法添加、非法声称和虚假宣传。二是采用发布虚假广告和不正当手段推销产品,误导和欺骗消费者,其中针对中老年人和病人的欺诈行为较多。三是故意混淆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和药品三者概念,特别是普通食品、保健食品违法宣称疗效,很难辨识。对此,消费者应深刻认识并高度警惕。
依法维权讲证据,保留凭证好求偿
消费者在节日期间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采取线上或线下的形式,外出旅游还是消费购物,都应及时向商家索取并妥善保管购物发票、小票、电子交易等有效凭证,详细注明商品的名称、规格、特征等信息。扫码付款保留好截图内容。
★注意:一旦发生消费纠纷,要积极与商家协商,协商不成应立即拨打热线“12315”进行投诉,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来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作者:杨辉
编辑:周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