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探索“两中心一平台”融合发展的“冷水滩路径”

来源:区委宣传部 作者:黄燕玲 编辑:周淑芳 2019-10-26 11:11:10
—分享—

红网时刻10月26日讯(通讯员 黄燕玲)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推广“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宣传思想工作的新要求。永州市冷水滩区运用互联网思维突出“三抓三融”,探索出融合发展的“冷水滩路径”。

一、抓理念,融共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融合发展首先要形成理念的统一。一是目标同向。建设“两个中心”目的是打通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不断加强党对基层的领导。二是思想同步。将“两个中心”工作纳入区委中心组学习内容,区委常委会多次专题研究,全区各级领导全部进驻志愿者服务平台,每人每年参与志愿活动时长不少于25小时。区委区政府、社会组织、群众自上而下形成了思想上的高度统一。三是精神同调。以小蜜蜂为主题,树立勤劳、聪颖、坚毅、无私、协作的“理念”,通过“小蜜蜂云”平台,引领“两个中心”围绕“学习强国”平台向心而转。

二、抓机制,融人员

以深化机构改革为契机,创新机制,实现“一岗多责、精简高效”。一是领导整合。坚持党建引领,区委书记兼任区委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区融媒体中心领导小组组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总队长,推行“一把手工程”,统筹调度全区1057个基层党组织、22157名党员力量。二是管理整合。“两个中心”归口区委宣传部统管。区融媒体中心为正科级事业单位,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下设区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区志愿服务中心。区志愿服务中心主任兼区融媒体中心社会事务部部长。三是职责整合。融合前“学习强国”平台推广靠宣传系统推动;全区新闻靠通讯员提供线索、记者报道。融合后,记者是志愿者,志愿者是通讯员、推广员,一人三责、三员一体。目前,全区共有志愿服务队157支,“志愿汇”线上注册志愿者1万余人,其他方式登记志愿者近4万人,全区十分之一的人成为“学习强国”的推广员、思想宣传的通讯员、文明实践的志愿者。

三、抓核心,融功能

坚持“技术为王”理念,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到融合发展实践。一是平台共建。2018年在全市率先成立区融媒体中心、率先建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率先推动“学习强国”平台推广使用。投入400万元,按照“统筹整合、优化配置、共建共享”的原则,将新闻平台和志愿者管理平台融为一体,组建成一套既有后台指挥系统,又有前台服务功能的“中央厨房”——“小蜜蜂云”平台。当年3月19日“两个中心”正式入驻办公。二是技术共通。融媒体采编系统实现新闻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全媒传播,可一键分发PC、移动端、微信、微博等各类端口。同时,可在“小蜜蜂云”平台上进行资料上传下达、现场直播、中心在线指挥等功能。通过志愿者管理平台可完成志愿者注册登记审核、活动招募申报、“志愿者银行”等功能。其中,在“志愿者银行”中,志愿者可提取志愿积分进行礼品兑换、低利息银行贷款等。三是新闻共享。推行“1+N”模式,深入实施铸魂、明理、清风、爱心、百花五大工程。志愿者可通过管理平台“公益秀”进行直播,志愿者管理员可通过视频连线、图文上传等方式将活动情况传送到“小蜜蜂云”平台,为融媒体中心提供新闻线索与报道。四是文明共行。全面激发融媒体文明实践的参与性,推进“媒体+”模式,突出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相结合,让媒体由旁观者成为参与者、实践者。

(作者系永州市冷水滩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来源:区委宣传部

作者:黄燕玲

编辑:周淑芳

阅读下一篇

返回冷水滩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