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冷水滩:以党建为引领 以脱贫助小康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文峰 邓禹 编辑:周吉锋 2020-03-28 11:35:32
—分享—

红网时刻3月28日讯(冷水滩分站记者 王文峰 通讯员 邓禹)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冷水滩区作为全省脱贫攻坚面上县、全省首批20个小康达标县之一,始终坚持力度不减推进小康、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全区31个贫困村已全部出列,2019年实现小康率达98%。

延伸党建引领 打造扶贫铁军

为攻克脱贫硬骨头,冷水滩区建立“1+1+N”和“五个一”工作机制,全区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面排查“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问题,深入贫困户家中实地调研,确保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超过4000元,5月底实现基本脱贫条件。持续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巩固脱贫成果,逐村逐户逐人查漏补缺,对账销号,做到户户过关,件件清零。做实“党建+脱贫”文章,抓紧基层党组织这个关键,着力补短板、抓覆盖、强功能。融资两亿多元完成所有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其中31个贫困村率先完成,使用面积均达500平米以上。加大财政投入,贫困村年运转经费达18万元,实现村支部书记专职化,全区的村支部书记月工资达3144元,领先全市。引导经济能人、企业老板返乡担任贫困村“两委”干部,如永州今晨塑业公司董事长周长友回家乡牛角坝镇麦子园村担任村支部书记,通过组建种养专业合作社、成立农业公司,安排30户贫困户64人就业,人均增收8600元以上。

补齐基础短板 提升治理水平

全力推进五大工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一是全力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全区共兴建集中供水工程162处,实现了100%的乡镇集镇供水。二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建制村通畅率、通班车率均达100%。2019年11月荣获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颁发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称号。三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后实施学位建设项目29个,完成投资9.7557亿元,建成公办幼儿园2所,建成寄宿制学校6所。四是整体治理农村环境。开展以农村“点亮工程”“八个全覆盖”为重点的环境整治行动,推动冷水滩乡村振兴加速,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五是积极探索“村为主”的基层治理创新模式。全区秉持“民主建村、依法治村、以德育村”理念,扎实推进“三治融合”建设,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深化“两业”工程 助推群众增收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冷水滩区始终把产业和就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探索走出“四选准、四保障”产业扶贫发展之路。一是发展龙头产业。全区形成了温氏集团为龙头的肉食产品生产和加工业,以仁山湖美田园综合体为龙头的设施观光农业,以中交自然韵总部经济带为龙头的高效农业,以果秀为龙头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以温氏、青蒿为龙头的现代种养殖业的五大现代产业集群。积极打造“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各乡镇、村结合自身资源条件优势,做到“村村有扶贫产业、户户有利益联结”。全区有贫困人口19373人与种养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了持续稳定增收的利益联结关系,占全区总贫困人口的81.5%。二是大力促进就业。充分利用“湖南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区县”金字招牌,大力开展创新创业。建设就业扶贫车间19家,吸纳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新辉开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省级就业扶贫基地”。积极开发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800余个,解决贫困劳动力421人,直接带动843户贫困户脱贫。建立企业用工微信群、“冷水滩人社”“冷水滩招工”等平台为企业和贫困劳动力“牵线搭桥”,开展“春风行动”等招聘会和贫困劳动力专场招聘会,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

强化激励担当 厚培扶贫土壤

全面落实省委基层建设“1+5”文件,突出“五比五看”,让基层干部在工作中有甜头、有盼头、有奔头。全区统筹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发展,非贫困村工作队员参照贫困村工作队员发放下乡交通、通讯等补助,不断健全激励考核机制,细化基层干部德能勤绩廉等考核制度,对扶贫工作中实绩突出的基层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在评先评优、表彰职称评定上优先推荐,以良好用人导向全面落实永州市《关爱激励扶贫干部的十条措施》。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文峰 邓禹

编辑:周吉锋

阅读下一篇

返回冷水滩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