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搬出新天地 迈进幸福路 ——冷水滩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纪实

来源:永州日报 作者:曾华曦 艾奇斌 编辑:田依林 2020-10-20 09:33:42
—分享—

冷水滩区辖9个街道、9个乡镇、1个工业园区、1个农业开发区,总面积1222平方公里,总人口56万人,其中农村户籍人口32万。按照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要求,“十三五”期间共实施建档立卡易地扶贫搬迁337户1150人,涉及9个乡镇。通过各级各部门近五年的共同努力,目前全区所有易地扶贫搬迁户都已搬迁入住。冷水滩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在全省年度考核中2017年排名第一,2018年、2019年全省排第二。


1.jpg


科学谋划定方案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问题,重点帮助贫困户挪穷窝、换穷业、断穷根。冷水滩区委、区政府对易地扶贫搬迁高度重视,结合实际,将5年的建设规划,提前3年实施完成。这一高屋建瓴的英明决定,科学谋划易地扶贫搬迁总思路,避免了后期因政策的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了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

为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安排部署,按照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要求,区里建立了易地扶贫搬迁联席会议制度,下设办公室,各成员单位分工明确,夯实责任。先后出台了《冷水滩区“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冷水滩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冷水滩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验收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明确乡镇、街道为项目实施责任主体,因地制宜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完成搬迁任务。

普利桥镇新建三栋住房,将全镇所有易地搬迁户80户275人,集中安置在镇政府附近的一个小区内,完善配套设施,做到绿化、亮化、美化,安置小区打造成为本镇最亮丽的景点。“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能免费享受这么好的住房,感谢党的好政策!”易地搬迁户陈泽友说。

按照项目建设要求,结合搬迁户的意愿,冷水滩区还实施分散自建设200户,购房安置57户。其中有高溪市和飞跃村二个小集中点。

一座座新房耸立在岚角山街道飞跃村委会附近的山坡上,6栋易地扶贫搬迁新房与10多栋小别墅相互映衬,周边瓜果飘香,鸟鸣鱼跃,好一幅农村田园美景,这是岚角山街道飞跃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与农村集中建房共同打造的示范点。飞跃村支书陈为春介绍道:“将本村6户易地扶贫搬迁户集中安置在一起,新建的安置房档次不低,入住舒适,既解决了搬迁户故土难离情结,搬迁户又可以在村办的几家企业灵活上班,脱贫致富有保障。”

高溪市镇结合当地实际,在镇政府边先了一块地,将9户易地扶贫搬迁户的住房集中建在一起,节约了建设用地,方便搬迁户灵活就业、小孩入学、病人就医。为减少搬迁户的日常开支,镇政府租了一块菜地,给搬迁户种蔬菜。

认真实施促入住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量大,情况复杂,需要进行前期调查摸底、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合理选址、科学设计建设住房、完善生活配套设施、搬迁入住、拆旧复垦复绿、后续帮扶脱贫等一系列工作。

2017年9月的一个下午,花桥街镇花桥居委会易地扶贫搬迁户周金枝正在与建筑师傅建房,该镇扶贫专干吕美军来察看房屋建设情况时,对他说:“建房款不用担心,区里是按进度拨款的,房屋主体墙砌1米高以上,可以拨付建房总补助款的30%。” 做为一名扶贫女专干,她今年已来周金枝家3次了,帮助他家进行房屋选址,房屋设计,以及协调矛盾。“你们还得注意施工安全!我要到温水塘村曾宪水家去催建设进度。”吕美军在赶往下一站的路上回头嘱咐道。吕美军以柔弱的身躯扛起全镇易地扶贫搬迁的责任。冷水滩区从事易地扶贫搬迁的同志都是这样干的!他们深刻认识到,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责任重大。有的同志因长期劳累和工作压力患上了精神抑郁症,践行了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体现责任和担当。

区乡村各级上下联动、各部门团结协作,凝聚合力。创新工作方法,总结黄阳司镇分散自建工作经验,即:抓宣传,做到精准识别;组班子,增强执行力;谋实施,引进建设能人;重监督,保证实施效果。通过推广黄阳司工作经验,提高了分散自建工作效率,促进了工作进度,保证了房屋质量,将政策落到实处,确保搬迁任务圆满完成。

及时整改增成效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是新生事物,没有经验可参考,省、市也没有及时出台标准可遵循,只能边摸索边推进,个别地方存在执行政策把关不严格、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该区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采取“发现问题——核查问题——整改问题——举一反三”事中事后监管督查的方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存在问题整改工作,完善房屋配套设施建设,提高了入住舒适度和搬迁户满意度,确保政策执行不走偏,工作落实不走样,不断提升搬迁工作质量和成效。

岚角山街道春光村文革林、文军、文开顺3户的新房集中建设在本村的一块空地上。开始只粉白了房屋正面,省里巡查时指面要全面粉刷,进行了第一次整改,全面粉刷。后来省里巡查又指出厨房安放在楼梯间不妥,进行了第二次整改,新建厨房。再后面市里指出楼顶女儿墙没有粉白,进行了第三次整改,粉白女儿墙。通过多次整改和完善,提高了搬迁户的入住舒适度和满意度。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责任重大,特别引人注目。省、市易地扶贫搬迁联席办每年巡查和督查10次左右,区里每年自检自查5次左右。市、区巡察组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行了3年专项巡察,区纪委对易地扶贫搬迁进行了2年的专项整治,省、市审计部门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行了专项审计,省财政部门对易地扶贫搬迁资金使用进行了专项督查,各有关部门的多次巡查、巡察、督查、检查、审计,及时发现问题,促进问题整改,进一步提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2017年省易地扶贫搬迁联席办指出冷水滩区分散安置住房补助标准偏低2万元/人,整改后增加到2.5万元/人。2018年省、市要求进一步完善分散安置住房及配套设施建设,整改后建房补助款提高到3万元/人。区委书记何冲龙多次在易地扶贫搬迁问题整改《交办函》中进行批示,高位推动整改,增强了整改效果。严守搬迁对象精准的“界线”、住房面积的“标线”、搬迁不举债的“底线”和项目规范管理的“红线”。“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冷水滩区易地扶贫搬迁人在问题整改上追求的目标。

发展产业拔穷根

搬得出,还要稳得住,最终达到脱贫,逐步能致富。冷水滩区围绕“一户一人就业”的目标,加强扶贫扶志激发搬迁户内生发展动力宣传教育,通过开发岗位、劳务协作、技能培训、就业服务、权益维护等措施,促进搬迁户就业,实现稳定脱贫。

区联席办与普利桥镇党委政府共同谋划,多方协调,2020年4月引进了冷水滩区普华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做为“扶贫车间”。该企业是生产塑料花的外销企业,产品订单多,就业方式灵活,技术操作简单,劳动强度低,非常适合贫困户工作,车间正常开工需要120名工人。目前试产,已吸纳普利桥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小区搬迁户32人,待后续产能全面恢复,还可以吸纳约90人就业,优先安排安置小区有劳动能力的搬迁户就业。这类的扶贫车间,冷水滩区还有18家。

为帮扶岚角山街道飞跃村8户24人易地搬迁对象稳定脱贫,从帮扶资金中拿出9.6万元投资入股永州市顺来湘牛蛙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岚角山街道飞跃村办企业),支持扶贫产业——牛蛙养殖项目的发展。前五年24名搬迁对象共同分享固定分红0.96万元(占入股资金的10%),五年后,投入的资金按永州市顺来湘牛蛙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总股份的8%,实行同股同利,风险共担。搬迁户在享受入股分红的同时,优先在村办企业就业,增加就业收入。该村易地扶贫搬迁户陈小柏一家3口人,本人在村里扶贫车间务工,130元/天,2019年做工218个,年务工工资性收入28340元,另外,他还种了4.8亩水稻,养殖了153只鸡鸭,管理2.9亩的鱼塘,年收入近4万元。妻子唐翠云通过村委会介绍就业,在九嶷山学院务工,一个月工资2000元左右,年收入近2万元。女儿陈艳美,大专毕业,在广东深圳全优加早教上班,月工资3500元左右,年收入超4万元。全家年收入约10万元,实现稳定脱贫,即将迈入小康行列。

冷水滩区因地制宜发展优质稻、青蒿、瓜蒌子等扶贫产业,增加搬迁户收入,助推搬迁户稳定脱贫。

为用好、用活易地扶贫搬迁结余资金,按照省、市有关要求,冷水滩区将结余资金1000万元分别入股永州湘合作物流产业园和永州市智能装备产业园两个项目,采取固定分红,5年后收回本金的方式,用分红金支助易地扶贫搬迁户稳定脱贫。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在路上。他们满怀信心表示,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措施,抓实抓细各项工作,交上脱贫攻坚中易地扶贫搬迁篇章的圆满答卷!


来源:永州日报

作者:曾华曦 艾奇斌

编辑:田依林

阅读下一篇

返回冷水滩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