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依托小财政 建设大交通 冷水滩创建“四好农村路” 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蒋静 编辑:邓钰凡 2019-11-13 11:16:38
—分享—

红网时刻11月13日讯(冷水滩分站记者 蒋静)冷水滩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秉持“依托‘小财政’建设‘大交通’”的理念,注重与精准扶贫、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建设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建设“四好农村路”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之路。2014年以来,新建农村公路760公里,提质改造县乡公路284公里,提质改造村级道路560公里,建制村通畅率、通班车率均达100%。11月7日,全国第三批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公布,冷水滩区榜上有名,是永州市唯一入选的县区。

冷水滩区虽然是财政小区,却始终把交通建设放在优先发展位置,采取以政府投资为主、多渠道筹资为辅、社会资金参与的筹资模式。年度累计整合各类资金达2.5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共建成120公里扶贫路、80公里产业路、22公里旅游路。向上争取一点。2018年共争取到上级相关建设资金4200万元,完成127公里道路拓宽提质改造,完成自然村通水泥路84公里。财政预算一点。将农村公路养护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并建立稳定养护资金增长机制,每年按10%的增速来保障养护资金,2018年区财政统筹安排620万元作为公路养护资金。涉农资金整合一点。整合使用涉农资金、“一事一议”资金,切实加大“四好农村路”养护大中修投入。2018以来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1.5亿元,实施农村交通类基础设施工程项目58个。群众投资投劳一点。主导发动村级和群众义务投劳,参与农村公路建设和管养。2018年以来,全区群众义务投工投劳约1.4万人次,累计节约人工成本约420万元。目前,冷水滩区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县道、乡道优良率分别达到92%、87%。

在“四好农村路”建设中,冷水滩区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全力配合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积极探索城乡客运一体化,采取在伊塘、上岭桥两个镇先行试点的办法,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目前,乡(镇)客车通达率100%,村民实现“出家门、上车门、进城门”,农村群众到中心城区的时间缩短了48.2%,到乡镇的时间缩短了41.6%。按照“多站合一、资源共享”模式,加快推进区、乡、村物流体系建设,依托交通服务站对交通、供销、电商、快递等资源进行整合,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降低物流成本。目前,冷水滩区共建成交通管理站9个、村镇交通服务站126个、农村物流站点140个,物流降本增效创下新高。深入推进“交通+产业”,依托农村公路网络,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修好一条路、发展一片产业、带动一方群众”。全区新建蔬菜、柑橘、西瓜、白茶等基地20多个,带动全区农业总产值以年均4.6%的速度增长。深入推进“交通+旅游”,将公路建设与区乡村道沿线绿化美化工程同步实施,让公路融入环境,引爆了农家乐、乡村民宿、特色小吃、休闲观光、采摘体验等旅游业态。近两年来冷水滩区旅游接待人数突破100万人次。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蒋静

编辑:邓钰凡

本文链接:https://www.lstxw.cn/content/2019/11/13/620052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冷水滩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