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冷水滩:织密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网” 构筑民生保障“安全网”

来源:区民政局 作者:唐小华 编辑:周吉锋 2020-03-23 18:12:48
—分享—

红网时刻3月23日讯(通讯员 唐小华)近日,冷水滩区民政局积极行动、入户核查、精准认定,认真分析未脱贫家庭人口结构,有针对性制定一户一策,将符合条件的纳入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应助尽助、应救尽救保障范围,确保全区困难群众在脱贫攻坚中不掉队、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实现高质量脱贫。

精准认定,确保应保尽保。按照“应保尽保”的要求,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对象及时按程序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对贫困家庭中主要劳动力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以户为单位全部纳入一类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按照“应补尽补”的要求,对符合残疾人“两补”条件的对象,全部纳入补贴范围;对符合条件尚未办理残疾人证的对象,乡镇、村动员和帮助其办证,冷水滩区残联采取上门服务的方式,帮助完全失能的对象办理残疾人证。同时,按照“应退尽退”的要求,将不再符合条件的在保对象和死亡对象及时清退取消,确保对象认定精准。

提高标准,确保生活改善。今年,农村低保标准达到4020元/人/年,农村低保月人均救助水平达到225元以上;农村特困人员基本供养标准按农村低保标准的1.3倍确定;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费按标准发放。同时,全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都从今年1月起提高5元/月,分别达到65元/月。

加大力度,确保及时救助。进一步完善临时救助机制,冷水滩区民政局将临时救助审批权限下放到乡镇(街道),提高乡镇(街道)临时救助标准至每人每次2000元,对因灾害、突发重病、意外事故造成家庭生活暂时陷入困境,其他救助措施不足以解决生活困难的兜底保障家庭,及时给予临时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

落实帮扶,确保服务质量。进一步落实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帮扶措施,建立和落实照料护理制度、定期探访制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自理能力评估机制,实行台账管理;对失能半失能的特困人员落实好照料护理人,签订好照料护理协议,有集中供养意愿的,及时安排其入住敬老院。

来源:区民政局

作者:唐小华

编辑:周吉锋

本文链接:https://www.lstxw.cn/content/2020/03/23/690132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冷水滩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