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冷水滩:莫让“蟹卡”变成“腐败卡”

来源:区纪委 作者:陈雨航 编辑:田依林 2020-09-24 18:33:31
—分享—

红网时刻9月24日讯(通讯员 陈雨航)中秋节将至,各种大闸蟹礼品卡已开始热销。这些制作精美、流转方便、兑换灵活的提货券,成为礼品市场的活跃品种,近年来更是出现了超发、空转的现象。蟹卡虽小,由此带来的廉洁风险不容小觑。(9月22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秋风送爽,蟹肥膏红。中秋送蟹的传统由来已久,有“无蟹不中秋”一说。因螃蟹横行,具有“纵横四海”的美好寓意,且“蟹”音同“谢”,送螃蟹既有面子,又能表达感谢之意,大闸蟹悄然成为中秋礼品市场的宠儿。而近年来,商家顺势推出精美便携,流通性强的“蟹卡”,让不易保存运送的现蟹变成了随时提取的“期货”。“蟹卡”为螃蟹售卖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逐渐异化为拉拢、围猎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的新道具,为反“四风”带来新隐患。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阳澄湖大闸蟹仅出产约1600吨,价值人民币3亿元,但当年的阳澄湖大闸蟹礼券的总销售额却超过百亿元。而事实上,某些“蟹卡”消费者对螃蟹的实际产量与质量并不在意,甚至对能否见到螃蟹也不以为意。因为动辄上千元的“蟹卡”,无非都是作为高端礼品送人,送的就是一份“情谊”,甚至有商家以“一卡在手,送礼无忧”为噱头吸引送礼者。原本美味的螃蟹由此“变味”,陷入了“买者不吃,吃者不买”的怪圈。

“蚁穴失察必崩大坝。”近年来,全国上下大力整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驰而不息纠“四风”,公款送礼、违规吃请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遏制。一些领导干部不敢再收受贵重礼品、现金,但对于中秋佳节的一张小小“蟹卡”,他们却极大可能自我麻痹、放松警惕,认为这只是节假日普通的“人情往来”,不存在违纪违规。而一些别有用心者,正是钻国庆、中秋这类特殊节点的空子,以传统习俗为挡箭牌,利用礼品卡为腐败问题披上“隐形衣”,巧立名目打“擦边球”,既影响政治生态,又败坏社会风气。

群众过节,干部过关。双节将至,廉洁过节再次成为千叮万嘱的话题。对党员干部而言,要把好人情关和廉洁关,管住嘴、管住手、管住腿,自觉抵制各类形形色色的腐败道具,严守纪律规矩“底线”,远离腐败“高压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更要做细做实日常监督,坚守重要节点,紧盯薄弱环节,拓宽监督举报渠道,严格防范和查处“四风”隐形变异问题,坚决防止老问题复燃、新问题萌发、小问题做大,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

来源:区纪委

作者:陈雨航

编辑:田依林

二审:周婧兮

三审:黄丽音

本文链接:https://www.lstxw.cn/content/2020/09/24/836021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冷水滩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