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冷水滩区干净整洁的城市大道构筑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红网时刻6月25日讯(通讯员 滩奇 罗印海 王少芳)6月24日下午3点,火辣辣的烈日下,路上的行人都行色匆匆,而身穿橘色马甲的环卫工人张送春正顶着烈日,清扫着马路和人行道上的垃圾。张送春说,为了这个城市的环境变得更美好,她热一点没关系。像张送春这样的环卫工人永州市冷水滩区有1800多人,他们不惧高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城区市容市貌持续保持干净、整洁,喜迎建党100周年。
冷水滩区环卫工人张送春正在原味街打扫,路面一尘不染
“洁净无尘”路见本色
“以前是一把扫把扫遍大街小巷,现在高效无尘的机械化清扫,不仅为我们环卫工人减轻了工作量,更加提高了保洁质量。“早上4 点半至7点进行完第一轮普扫,清扫工人肖玉华开心地说道。
该区实施机械作业效能以来,每天错峰作业,凌晨3点半至7点之前完成普洒,在主次街道开展“3+1”或“2+1”组团式清洗作业模式,湿扫车、洒水车、雾炮车联和作业,将道路洗扫、人行道冲洗、捡拾保洁等作业内容全面责任到人,道路机械清扫率达到90%以上。机械化作业期间,该区环绿中心充分利用洒水车、清洗车等,定时实施冲洗去尘、湿扫清尘、喷雾降尘,确保道路既保通行,又保本色。
“日夜坚守”守护一江碧水
“河水流动性大,漂浮物较多,为了保持河面整洁,队员们每天都起早贪黑坐船巡回打捞。”河道保洁部韦师傅说起来,没有丝毫怨言。
自汛期以来,该区河道曲河大桥至宋家洲大桥河段,清扫保洁船每天对河面水域内的拦截垃圾进行打捞清理。全体保洁人员坚守岗位,从早晨5点到晚上7点,不间断作业。他们手握长杆,划着竹筏,站在船尾,不怕脏不怕累,仔细打捞河道的每一处角落,用套着网兜的长竹竿把它捞上船。船从河道驶过,水中的垃圾也一点点被捞起,随后装到船上,运输到集中处理的转运垃圾处,每日清理转运河道内各类漂浮物,捡拾河岸垃圾约20多吨。
河道环卫人正在清理漂浮物,守护滩城“一江碧水”
“日产日清”100%无害化处理
凌晨4点多,当市民还在睡梦中,垃圾清运车驾驶员邬乙荣,挂桶工邬军毅就从河西停车场出发,开始了一天的垃圾收集、清运工作。到了垃圾箱点位,动作麻利地把桶挂上随车起重设备吊钩,按动按钮、倾倒、落地,一气呵成, 垃圾很快就被倾倒进压缩车内,他们再将垃圾桶周边撒漏垃圾清扫干净。
“我们一天下来要运输2到3车垃圾,每车垃圾8吨左右,装满一车短时间需要2个多小时,装满一车后马上运往永州静脉产业园焚烧发电无害化处理。“目前,冷水滩城区日均清运垃圾400余吨。为切实做好垃圾清运工作,实行垃圾清运网格化管理,作业区域和作业人员定点、定人、定时,错开上午7点30分至8点30分、下午5点30分至晚6点30分两个时间段,确保垃圾日产日清,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已达到100%。6月10日以来,面临光大(永州)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检修,该区谋划举措,第一时间做好应急分流工作,每日加班加点,分流260余吨生活垃圾运往光大(宁远)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做到城区生活垃圾不积存,为市民营造干净整洁环境。
环卫工人正在收集、清运城区生活垃圾
“双管齐下”巩固成果
一方面加大环卫设施保养维护,确保安全生产。该区环绿中心全面排查道路沿线1800多个果皮箱,进行更换、补修损坏设施;同时加强对84座公厕、直管37座垃圾中转站等环卫公共设施的集中清洗,消除垃圾产生的异味,最大程度减少对交通、行人的影响。同时该区环绿中心加强对99辆作业车辆的保养维护和安全生产教育,加大垃圾运输车辆的监管力度,严格做到车体洁净无污渍,运输密闭不外溢,无跑、冒、滴、漏现象,切实做到环卫设施管理常态化,确保环卫设施正常运转。另一方面发挥督查考核“指挥棒”作用。该区环绿中心制定《班子成员一线带班督查考核等工作机制》,印发《督查考核手册》,加大对城区环卫保洁、环卫设施的检查、督查力度,内外监管不放松。坚持日检查、月考评、季总结等办法,对环卫各项工作进行全方位督查,形成综合检查和日常检查相结合的长效监督管理机制,全面提升环境卫生保洁常态化。截至目前,共督查交办事件108项,网格化交办事项173项,回复281项,整改回复率达100%。
冷水滩区将从城市环卫实际出发,聚焦群众关切的问题,在清理卫生死角、做好安全生产上下功夫,坚决治脏、治乱、治差;从便民公厕、河道保洁、垃圾清运等民生微实事“小切口”入手,推动环境“大变化”,以崭新面貌庆祝建党100周年。
来源:区环卫和园林中心
作者:滩奇 罗印海 王少芳
编辑:屈文利
二审:陈洁
三审:黄丽音
本文为冷水滩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