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9月8日讯 (冷水滩分站记者 王庚娣 李颖)老旧房、老人多,为解决社区居民生活上的难题,冷水滩区杨家桥街道伍家院社区搭建了社区“共享工具房”,有效解决辖区居民居家生活堵点、痛点难题。
伍家院社区是典型的‘两老’社区——房屋老旧、人口严重老龄化。社区居民楼栋大都是冷水滩“老古董”,辖区内有三分之一以上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的纯居民区楼房,随着老旧房加老年人,一系列令人头疼的“老”问题也由此而生。
雷端英是伍家院社区一位76岁高龄的老人,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她独自一人在家照顾老伴,家里水龙头、电灯坏了无人修理,让她感到很是头痛,现在社区有了“共享工具房”,她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我家这个水管大概坏了二个月了,自己维修不好,我想喊别人修。天气热又不好麻烦别人。还有我家的灯泡也坏了一个多月,在煮饭的时候非常不方便,看也看不见,今天遇见了志愿者,他们一下就帮我搞好了,我心里好高兴。”雷端英说。
“共享工具房”小到一粒膨胀螺丝,大到电锤切割机,居家“十八般兵器”样样有。社区内的居民只需要登记,就可以免费借用工具屋的工具。精通各种维修的志愿者中国好人唐新林和一帮手艺人也在工具房轮值“守艺”,为居民提供无偿维修服务。社区还动员街坊们将家里闲置工具进工具房共享,细微处打通居家生活痛点。“我就想参与到我们伍家院共享工具房做志愿者,年轻的都在外面工作,有时老人家用水、用电不能通的时候,他们可以找到我们志愿者,我们可以去给他们上门维修、上门服务。”唐新林笑呵呵地说。
“社区给这个工具房建起了,我们屋里的家电、电饭锅坏了的时候,有些小东西我们拿得动的,我们借了工具回去自己弄,拿不动的他们上门到我们家里服务,这个幸福感太强太好了,社区对我们这些老百姓非常的关心。”社区居民黄满风点赞工具房的便利。
“共享工具房”只是一个“引子”,冷水滩区杨家桥街道伍家院社区通过聚焦居民关注点、需求点,寻找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小切口,拓宽居民参与治理的渠道,同时引导更多居民加入共建共治共享中来,持续打通社区治理“痛点”“堵点”。
杨家桥街道专职副书记王小先介绍,杨家桥街道伍家院社区党委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服务群众方式,创建伍家院共享工具房,里面有家用的工具100多套。同时组织志愿者成立了4支专业维修队伍,开展零距离上门义务维修,解决群众身边的堵点、痛点问题,真正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冷水滩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庚娣 李颖
编辑:王洁
二审:陈洁
三审:黄丽音
本文为冷水滩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