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庆祝第三十七个教师节|周硕:当一名乡村教书匠是我一辈子的追求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唐梦 王庚娣 欧阳骥 编辑:屈文利 2021-09-10 17:14:05
—分享—

红网时刻9月10日讯(冷水滩分站记者 唐梦 王庚娣 通讯员 欧阳骥)出身“教育世家”的冷水滩区普利桥中学校长周硕,受先辈教育思想的熏陶,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毅然坚守在乡村教育一线二十二年,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用爱心、知识、智慧点亮农村学子的心灵,把自己最美的青春都献给了祖国的乡村教育事业。

f2b4d1c9161125d92b20f35d89fffb8.jpg

在普利桥中学初三1902班课堂上,记者见到了周硕老师,这是一节历史课,但是课堂氛围却很活跃,没有一点枯燥感。

“周校长的课非常有趣,感觉上课的时候一点都不无聊,讲完之后基本会给我们讲一些有趣的事情,我非常喜欢他上的课。”普利桥中学初三学生唐亚晟说。

d946047f403e18c540f52f2ca77473a.jpg

2020年8月31日,周硕从坪塘学校调任至普利桥中学担任校长,从小学校长一跃成为中学校长,工作中的难度可想而知。面对困难和质疑,周硕不仅没有退缩,更是在全校提出“养成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彻底摒弃过去“唯分数论”的教育理念,从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入手,建立新的德育评价机制,激发全校老师的教育工作热情,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综合素质水平,并以身作则,经常与学校的退休老教师们交流取经。从上任之初至今,每周七天周硕有五天是跟全校师生同吃同住,也因此被同事们笑称为“寄宿校长”。经过一年的努力,普利桥中学在去年全区考核中成功提升一个档次。

普利桥中学退休老教师冯祥庆说:“各方面他都做得比较好,看到他我就看到普利桥教育的希望,对普利桥的学生也好、教师也好,对于今后这个学校是大有发展的,我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定会一年比一年好。”

普利桥中学学生处主任吕太荣也表示:“跟着他干活,我们所有的老师都不说钱的,把事干完再说,带头模范做得特别好。你看我们现在的两操,我们早上跑操,跟同学去跑步,每天增加体能训练,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和身体素质,将来学生出去以后能够成为社会技能型的人才。”

“我的祖辈告诉我得先立德,只有自己的德立起来了,才能给别人作出榜样。我是给老师作表率、给学生作表率、给家长也作表率,讲我在学校我是怎么做的,家长你们应该怎么做,这么做以后,学生跟着我改变了,我的老师也跟着我干起来了。”普利桥中学校长周硕说。

1975年出生于花桥街镇的周硕,自幼便受到良好的家风熏陶,从高祖父周莲堂到父亲周芳淼,再传至周硕这一代,家中五代从教,致力乡村教育。曾祖父周魁儒毕业于长沙震旦师范学校,毕业后回乡创办了黄阳司初等小学(今花桥街镇学校),首开花桥、黄阳司一带兴学办校新风尚,祖父周进铿秉承先辈遗风,投身教育事业,历任花桥小学校长、普利桥学校小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调任零陵师范、零陵五中、双牌一中任教,父亲周芳淼一直在花桥街镇学校执教,并获得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乡村学校从教30年荣誉证书,退休后依然扎根学校,为乡村教育事业奉献余热。

受先辈们的影响,1999年大学毕业后的周硕主动申请到条件艰苦的坪塘学校工作,一待就是21年,由于长期在乡村工作,夫妻俩长期分隔两地,2017年,在周硕的影响下,妻子朱花放弃了在广州的高薪工作,也回到坪塘学校担任语文教师,并将在外学到的先进教学方法和理念带到了这个乡村小学。

周硕妻子朱花说:“我自己也是农村的孩子,通过读书走出去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我觉得还是有一种责任,我要回到自己的母校,来为我们山里的孩子做一点贡献,想带他们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如果能够让我待在这里的话,我还是愿意留在农村。”

9634108d07324d9f0d3e959d6a1daba.jpg

在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父亲周芳淼用隶书写下立德树人四个字赠与周硕,期望他能传承祖辈遗志,不忘初心,为乡村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

“教书育人这个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他有机会从事教育,没有辜负我们祖辈的教训、教导,我期望他把教育工作搞好,做合格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的接班人。”周硕父亲周芳淼说。

“我就想把学生教好、管好,让我的学生走入学校能够成长起来,我要让学生们养成好的习惯,有好的品德,希望我们学校的教育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农村有农村的味道、有农村的乐趣,能够让我长期在农村坚持下来,更重要的是有这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们,是他们让我留下来的。”周硕认真地说。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唐梦 王庚娣 欧阳骥

编辑:屈文利

二审:陈洁

三审:黄丽音

本文链接:https://www.lstxw.cn/content/2021/09/10/1012961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冷水滩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