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11月26日讯(冷水滩分站记者 王文峰 陈洁 邓钰凡 王操 通讯员 周智伟)近年来,冷水滩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严格按照中央、省、市河长制工作的总体部署,围绕河长制六大工作任务,全力推进河长制工作有序开展,全区河流水质不断变好、河流面貌持续改善。
治“乱”
在曲河街道,志愿者们耗时近一个月, 对全域水浮芦、附着水草、水面漂浮物及垃圾进行打捞与清理,共打捞水葫芦等杂物共计4800余立方米。在花桥镇,民间河长发现大面积的水葫芦后,及时通过冷水滩民间河长行动中心及时上报到区河长办,控制住了水葫芦的肆意蔓延。
冷水滩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河长制安排部署,专题研究部署河长制工作,发布5号河长令《关于开展湘江及其支流水葫芦和垃圾污染整治、河道“四乱”问题整治的通知》,在全区范围开展“清理水葫芦和垃圾整治专项行动”与“河道‘四乱’问题整治专项行动”,有效整治了水葫芦和垃圾污染问题。
在冷水滩区高溪市镇,20余名志愿者们又一次来到湘江流域高溪市段的防洪大堤上,开展河道整治工作。在明媚的阳光下,志愿者们拿着火钳,对河段沿线的塑料瓶等白色垃圾以及枯枝杂草进行全面清理。
自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清理整治,完成3处“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全市新一轮河道“清四乱” 工作开展以来,我区将覆盖面延伸到农村河流、中小河流,排查出的乱堆乱建问题,现已全部整改到位。2020年,共打捞垃圾飘浮物600余吨,清理淤泥1000余吨,实现了河道保洁全覆盖。
打“非”
冷水滩区共有非法砂石码头10处,其中港子口砂石码头等 7处非法砂石码头已按照省、市要求进行断水、断电,拆除设备,清理沙堆,复垦、复绿全部整治到位;凤凰街道青龙矶等3处砂石集散中心已按要求提升建设完成;按要求撤销了黄阳司镇刀背石渡口等6处渡口;完成潇湘平湖船舶污水垃圾收集点和黄阳司船舶污水垃圾收集点的建设,对船舶和港口污染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对富余船舶实行集中管理,对“三无”船舶实行集中拆解退市,减少了船舶造成的水污染。
冷水滩区还完成了水汲江的岸线保护和利用规划编制并公示,全面取缔整顿非法码头,严厉打击非法采砂,对2处合法码头提质改造,建成标准化砂石集散中心。全面完成了小水电清理任务,其中太洲电站被水利部评为2020年度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
同时,积极落实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全社会参与的治水模式,大力开展河长制进学校、进党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五进”活动,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广泛宣传河长制工作。
控“污”
“以前大家洗衣做饭、洗澡上厕所的污水到处乱排乱倒,臭水沟的水臭烘烘的。现在建了污水处理池,上面种上了花草和蔬菜,不仅干净卫生,还美化了环境。”永州市冷水滩区岚角山街道潇湘庙村,村民唐太平对村里污水治理后的情况非常满意。
为全力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冷水滩区大力推广农业专业化统防统治,严控农药化肥使用,完成全区测土配方施肥任务。制定《冷水滩区畜禽规模养殖“三区”划定方案》,各级河长督促指导相关部门关停拆除河道附近的小养殖场近30家,督促整改拟建设的养殖场2家。2020年,已完成了4座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并投入运行。
持续深入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结合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统筹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加强对已完成整治的黑臭水体的日常监控监管,巩固城区黑臭水体整治成效,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严防返黑返臭,确保长治久清。同时,努力打造“一乡一亮点”乡镇样板河示范,牛角坝、岚角山、普利桥、杨村甸、上岭桥、黄阳司等创建效果明显。
以水环境的维护与改善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冷水滩区落实落细河长制,推动河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同时着重在机制创新、河长履职、深度治理、精品示范、信息支撑上下功夫,推进全区河流水质持续改善,逐步让辖区每条河流都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目前,湘江河畔水清岸绿、鱼翔浅底,“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河湖美景直映眼帘。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文峰 陈洁 邓钰凡 王操 周智伟
编辑:屈文利
二审:陈洁
三审:黄丽音
本文为冷水滩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