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滩融媒1月6日讯(通讯员 何志群 卢璐)近日,湖南省劳动人事争议金牌调解组织名单出炉,35个调解组织入选该名单,永州市冷水滩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委会”)位列其中。金牌调解组织是怎么炼成的?永州市冷水滩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有这些工作秘诀。
建章立制,工作机制“全”。按照《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湘人社办发〔2014〕14号)有关要求,调委员会安排了60平方米的固定办公场所,悬挂“永州市冷水滩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标志牌,调解室内悬挂劳动人事调解标识和劳动人事调解工作程序、工作职责、调解员行为规范、调解员公示、当事人权利与义务等制度牌,在办理业务过程中使用规范业务术语和统一调解文书,调委会配备电脑、电话、打印机等办公设施,确保顺利开展调解工作。2020年受理来访问130多人次,受理18件,调解17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4%。
选优队伍,专业程度“高”。调委会严格调解员推选条件,调解员从辖区内具备法律法规知识、热爱调解工作、群众威望较高的律师、法律工作者、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推荐,经过申请、审核、评议等环节,确定调解员名单。目前调委会有调解员10人,其中专职调解员4人,兼职调解员6人。这10名调解员全是大专以上学历,其中硕士研究生2人,法律及法学专业5人,有法律职业资格证的3人。每年组织调解员进行一次以上业务培训,每半年召开一次工作会议,通报劳动争议调解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冷水滩区劳资关系和谐稳定保驾护航。
部门联动,调解能力“强”。调委会积极做好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和其他组织委托调解等工作。与区法院建立联动制度,在调委会设立诉前调工作站,法院每周定期安排法官在调委会接待劳动者,落实诉调对接工作。与区人社局各股室、各经办机构和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建立联动制度,开辟绿色通道,帮助劳动者快速维权。与区总工会、区高科园建立联动制度,最大限度将劳动纠纷化解在园区。与调解仲裁委建立联动工作机制,落实调解建议书、调解协议仲裁审查确认、调裁审衔接工作,调委会的社会公信力和调解协议执行力不断提高。调委会同时使用全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服务平台和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实现了办案信息化,建立了电子工作台账,与劳动争议仲裁委和人民法院实现了信息互联互通互享、无缝衔接、有效运转,提升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效能,最大限度将劳动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切实维护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
据了解,冷水滩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成立于2019年6月,由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区劳动争议仲裁院、区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区工伤保险服务中心、区失业保险服务中心等单位联合成立。具体负责本辖区内企业行和职工之间因工作调动、劳动报酬、保险福利、劳动保护、职业培训及奖励惩处等方面发生的争议调解的工作。自成立以来,调委会共接待来访劳动者300多人次,受理劳动纠纷调解申请28多件,调解成功27件,为维护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
来源:区人社局
作者:何志群 卢璐
编辑:屈文利
二审:陈洁
三审:黄丽音
本文为冷水滩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