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冷水滩区普利桥镇:推动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高质量发展

来源:普利桥镇 作者:潘文涛 编辑:屈文利 2023-09-22 16:47:57
—分享—

冷水滩融媒9月22日讯(通讯员 潘文涛)近日,普利桥镇组织镇村两级乡村振兴专干、易地扶贫搬迁驻点工作队及镇青年党员集中观看湖南省“光影铸魂”电影党课重点推荐影片—《爸爸,我懂你了》。该片以“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王新法及其女儿王婷父女为原型,主要讲述父亲脱贫攻坚的战场上牺牲后,女儿从不理解到理解,并放弃大城市的优越生活,接棒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力奔跑的感人故事。

故事很真实,情节很感人,让奔赴在一线的同志们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共鸣……

使命就是责任,成如容易却艰辛

普利桥镇落刀塘村党总支部书记蒋朝勇意味深长的感叹到:“当年,落刀塘还是省级贫困村,村里可以说是一穷二白,脱贫攻坚中辛酸苦辣,只有经历过的才知道。”

“产业有了,腰包鼓了,路修通了,环境好了……”,落刀塘成功摘了帽,也是普利桥镇蜕变的一个缩影。

普利桥作为全区贫困人口排名第二的乡镇,底子薄,基础差,压力大。党中央一声令下,普利桥镇全力攻坚,将责任扛在肩上,突出“精准”,补短板,利长远。建立党政领导班子包村、驻村工作队、驻村干部与村支两委成员包户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三签字三走访”要求,逐户入户走访排查解决困难。完善精准扶贫项目建设与验收的长效机制,严格把关全镇扶贫项目资金的使用与管理,要求扶贫项目的申报、资金的使用、实施等情况通过“四议两公开”进行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想方设法发展产业,带动贫困人口就业脱贫,为脱贫攻坚持续“造血”。产业扶贫带动脱贫人口占脱贫总人口的60%以上。高质量完成了全区唯一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集中安置80户275人。3个省级贫困村顺利退出贫困村序列,986户3068名贫困人员全部稳定脱贫。2021年4月30日,全省脱贫攻坚表彰大会在长沙举行,普利桥镇党委获评“湖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成功的背后,隐藏着的是无数党员干部的辛勤汗水和艰苦付出。

方向决定路径,风雨兼程脚未停

巩固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怎么搞?在乡镇,广袤的田地正是大有作为的舞台。面对千帆竞发、不进则退的发展形势,容不得躺在功劳簿上散漫懈怠。普利桥镇党委努力探索思考,看准时机,抢抓机遇,在全市率先选点鲁头碑村推行治理耕地“非粮化”试点,通过“水稻+N”套种新模式,实现“立体种养、一田多用、一季多收、一举多得”的绿色生态种养,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促进农民经济效益增收。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50亩“水稻+N”示范点赢来了丰收,生态大米每斤单价10元,供不应求。新闻纪实篇《普利桥种粮记》在央视《焦点访谈》栏目连续播放,话题总量超20亿次,反响热烈。片中的主角雷老虎不仅在全国出圈,还大赚一笔。

雷老虎笑呵呵的说:“开始也没想到能有这么好的效益,证明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种田能赚钱,农业就更有盼头,农民就更有干劲,乡村振兴就更有希望。

普利桥镇不仅是关注创新,也立足优势、拓展优势。普利桥红薯粉因产量多,质优好吃而远近闻名,是真真正正的“土特产”。普利桥围绕红薯作出了“新文章”,大力扶持发展红薯产业。全镇红薯种植面积超6000亩,生产红薯粉达300万斤,年产值超4000万元。还将陆续推出红薯条、酸辣粉等产品,“土特产”活力充沛。

普利桥“生态大米”“红薯粉”欣欣向荣,带动其他产业你追我赶,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20万元的达到3个,所有村集体经济超5万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中普利桥镇获评“永州市先进乡镇”。

坚持就能胜利,长路漫漫亦灿烂

乡村振兴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小事,而是需要凝心聚力、久久为功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

普利桥镇党委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也做好了打好乡村振兴持久战的准备。

普利桥镇紧紧围绕打好发展“六仗”,做强实体,做大产业。整合24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党建引领、抱团发展、资源统筹、利益共享”的模式,成立润普农业公司。恰逢省龙头企业永州市湘永宏旺粮油发展有限公司股东因为个人原因,难以经营,镇里5个村集体共同出资70%+股东出资30%合力收购运营,预计年产值超5000万元,年利润约200万元,上缴税金约100万元。2024年正常运营后,预计产值达8000万元以上,年利润300万元以上,上缴税金150万元以上。同时,打造农产品直播中心,将“水稻+N”生态大米作为主打产品,通过抖音等电商平台销售,后续将持续推出各色农特产品销售及农业、运输等综合服务。

在外返乡担任应塘村党支部书记的周洛军激动的表示:“自己回来,就想着为家乡干一番事业,作出点贡献。现在,担任了永州市湘永宏旺粮油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担子很重,但相信前途更有光景,”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普利桥镇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作为普利桥人民精神文化标识的“二•八社”农耕文化传承已有千年,每年赶社,民间舞蹈、特色小吃、纯手工农具等等,让普利桥镇热闹非凡,集市上聚集了周边永州、衡阳、邵阳三市九县区的客商、农民数万人,最多时有10多万人。同时,普利桥镇举办了“普利桥之夜”活动,自创移风易俗三句半,倡导积极向上文明新风,赢得了一众好评,乡村升起的烟火气也点燃了夜经济。借助契机,立足本镇特色,积极作为,正沿着商贸小镇的定位全力进发。

路漫漫其修远兮,乡村振兴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靠真刀真枪去拼,一任接着一任干,一锤接着一锤敲。普利桥镇将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方向,在党中央、省、市、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推动普利桥高质量发展。

来源:普利桥镇

作者:潘文涛

编辑:屈文利

二审:陈洁

三审:秦果甘

本文链接:https://www.lstxw.cn/content/646743/66/1307708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冷水滩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