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滩融媒12月12日讯(通讯员 刘荣卓 雷宏峥)送教上门,不仅仅是一群老师帮助一群残疾孩子的故事,还是给每一个家庭带去希望的故事。为了保障残疾儿童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本着“让每一位残疾孩子都能健康成长,并能享受平等的课堂教学”的理念,从今年9月起,永州市第二十八中学初一年级在年级组长文武老师的带领下,每月开展至少两次以上的“送教上门”活动,把课堂搬到学生家里。
“送教上门”的“拦路虎”
刚开始的时候,因村子内的小路错综复杂,家长因为经济条件所限没有手机或因为文化所限说不出家庭的具体地址。文武老师只能沿途打听学生的住宿地址。除此之外,家长们的一次次拒绝也是“送教上门”的“拦路虎”。起初家长们并不理解老师的送教行为,他们觉得孩子已经这样了,老师去了对孩子也没多大用。所以还出现了家长不给开门、把老师拒之门外的情况。有的家长不接电话,接了电话态度也不是很好。为此,文武老师和同事们一遍遍和家长做工作,向家长进行耐心解释党的教育政策。
“送教上门”效果初显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家长们亲眼看到什么是“送教上门”和“送教上门”的效果,渐渐理解并接受了这个教育模式。文武老师向笔者介绍:“一开始,这家长们考虑到孩子的自尊心,一开始是不太接受送教上门的,认为我们是在“作秀”、装装样子而已。后来我们一次次的去,还和普教老师联合起来送教,不仅教孩子文化知识,而且给孩子传授一些有用的生活技巧。此外,我们去的时候还会给孩子们送去一些生活用品,学习用品或者体育用品。孩子在我们送教老师的影响下变的开朗自信起来,现在家长们特别愿意让我们来,并且每次都非常热情地接待我们。”
由于送教的时间有限,为了孩子们能学到更多的知识,除现场“送教上门”外,老师们还对孩子进行视频教学,或者通过微信发一些鼓励的话语。每天能听到老师的鼓励,孩子学习的劲头十足,学得很用心。
送教上门 大爱无疆
送教上门的实际行动,不仅温暖一群特殊儿童和少年的心房,也让这些孩子的家庭重拾生活信心。“送教上门”看似是简单的空间转换,但并非易事,它要的不仅是专业的知识,更需要天长日久的坚持、付出和陪伴。面对这群特殊的孩子,虽然老师们付出了100%的努力,但有时候往往只能看到0.01%的效果。不过孩子们的点滴进步,都能让送教老师为他们兴奋不已,这就是师者的大爱情怀。
这些孩子虽然和普通的孩子不一样,但是同样应该得到一样的尊重和支持,被社会认可和接纳。有句话叫:我们不一样,我们都一样!文武老师带领的“送教上门”服务队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去感染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些“折翼天使”,希望社会了解、支持、帮助他们。只要人人都伸出一双援手,人人都拿出一颗爱心,相信这群孩子的未来会更美好!
来源:永州市二十八中
作者:刘荣卓 雷宏峥
编辑:王洁
二审:陈洁
三审:秦果甘
本文为冷水滩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