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滩融媒9月5日讯 (记者 唐梦 蒋静 实习记者 蒋嘉妮 黄捷)在冷水滩的乡村大地上,有这样一位驻村干部 —— 他曾身着 “迷彩绿” 守护家国,如今脚踩泥土化身田垄间的 “领头人”。四年驻村路,他以初心为种、实干为犁,成为乡亲们口中“能扛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贴心人。他,就是冷水滩区蔡市镇邓家铺村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刘伟。
近日,邓家铺村略江口灌溉水渠旁,刘伟正仔细确认通水情况。这条陪伴村民多年的水渠,因年久失修、地质下沉出现塌方,农忙时节,周边稻田陷入“用水难” 困境。“老百姓的事,就是头等大事。” 刘伟当即安排施工组抢修,历经10多天奋战,水渠顺利完工。如今,这条水渠不仅解了周边500多亩水稻的“渴”,更让村民心里暖洋洋。“今年准备种80多亩晚稻,现在水渠修好了,肯定能多多种,把粮食产量提上去!”村民何顺礼笑着说,以前水渠到处漏水,如今修好后既美观又节水,“村干部是真为我们办实事!”
“办公室里学的是‘为什么做’,田埂上干的是‘怎么做’。”这是刘伟驻村四年的深切感悟,也是他的行动指南。自2021年5月驻村以来,他始终把“抓党建、强组织”作为首要任务,认为“党组织的活力必须扎到泥土里才能真正激活”。在孟公山村驻村时,他创新开办“田间党校”,将党课搬到西瓜大棚、油茶林间,让党课参与率同比提升 68%;牵头设立“党员攻坚实验室”,邀请老党员带头,带领20户示范户试种“美都”西瓜新品种,从育苗到挂果全程跟踪指导。最终,试种的西瓜亩均增收2200元,两年内“美都” 西瓜从试种地块推广到3000多亩,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 “致富瓜”。
帮村子“强筋骨”的同时,刘伟更操心“找路子、兴产业”。孟公山村原有“黑美人”西瓜卖不上价,他联系农业专家改良品种、推广智能种植和反季节种植技术,让西瓜亩收入从2500元涨至4000元;还牵头建起鸵鸟养殖基地、做强农机合作社,让村集体经济达 20 万元。在大塘乾村,他引进光伏项目、发展有机燃料加工,吸引34名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800人就业,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10万元。
四年扎根,硕果累累。刘伟先后荣获永州市乡村振兴驻村帮扶优秀个人、“永州市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标兵等荣誉,连续4年获评冷水滩区优秀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谈及未来,他眼神坚定:“会一步一个脚印干下去,接下来以‘五园五化三归’为重点改善人居环境,大力推进农文旅三产融合,提升邓家铺村的颜值、产值和气质,让村子越来越好,老百姓越来越幸福。”
来源:冷水滩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唐梦 蒋静 蒋嘉妮 黄捷
编辑:屈文利
二审:陈洁
三审:秦果甘
本文为冷水滩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