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滩融媒3月13日讯(通讯员 张杨欢 魏双石)近年来,随着基层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冷水滩区梧桐街道及下辖各社区纠纷调解工作不断涌现出温情与智慧并存的典型案例。从科技助力到情感疏导,从法律普及到多方联动,调解员们以创新方法和人文关怀化解矛盾,让“枫桥经验”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科技赋能,AI助力法律调解,专业高效解难题。近日,在梧桐街道白竹亭社区调解中心,社区调解员借助AI智能助手DeepSeek,成功化解了一起因婚前房产与婚后装修增值引发的家庭纠纷。通过输入关键词,系统快速匹配《民法典》相关条款及相似案例,并生成“五步调解法”,帮助调解员精准计算装修增值金额、拟定补偿方案,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这一案例不仅展现了AI在法律咨询与调解中的高效性,更体现了科技赋能基层治理的广阔前景。
破“心墙”行动,心理疏导与法理结合化解积怨 。1月初,梧桐街道司法所耗时多日,成功化解了一桩持续十余年的邻里纠纷。两位老人因子女矛盾产生心理隔阂,长期以堵塞下水管道的方式“报复”邻居。调解员通过多次上门谈心、提供生活关怀,逐步打开老人心结,并结合《民法典》相邻权条款释法说理,最终促成双方修复管道并达成协议。此案证明,调解不仅是法律问题的解决,更是心理与情感的修复过程。
亲情修复,从噪音扰民到家庭重聚。辖区一名八旬老人因与子女财产纠纷,夜间用喇叭扰民长达两个月。五老调解员曾永星、陈菊黄,将法律底线与人性温度有机结合,指出问题的核心是“亲情断裂”,而非单纯的噪音矛盾。通过协调子女履行赡养义务,大儿子主动照料老人生活,小儿子承诺定期探望,最终让老人放下执念,最终让老人放下执念,社区重归宁静。
多元共治,网格化排查与全链条服务。梧桐街道紫荆社区通过“四步棋”构建全链条调解体系:网格员主动排查矛盾、线上线下普法宣传、多部门联动调解、跟踪回访巩固成果。例如,针对全职妈妈育儿压力引发的家庭纠纷,社区提供就业支持,从根源减少矛盾滋生。梧桐社区则通过“温馨化事”,整合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困难帮扶等资源,帮助单亲家庭儿童走出心理阴霾,实现从“受助者”到“志愿者”的转变。
温情调解的启示,小切口推动大和谐。辖内的白竹亭社区通过“访调对接”化解物业费纠纷,梧桐街道司法所以居住权创新解决离婚房产争议,这些案例均表明,调解工作需兼顾法律刚性与人文柔性。倾听诉求、换位思考、链接资源,调解员不仅解决表面矛盾,更修复社会关系的裂痕。
街道、社区纠纷调解既是法治实践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基层治理的温度体现。从AI辅助到心理疏导,从网格排查到亲情修复,梧桐街道正以多元化的创新路径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让“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成为现实,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源源不断的温情力量。
来源:梧桐街道
作者:张杨欢 魏双石
编辑:屈文利
二审:陈洁
三审:秦果甘
本文为冷水滩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