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滩融媒3月7日讯(记者 曹慧璎 唐梦 蒋凌志 沈婷 雷中祥)“斗笠镰刀蓑犁耙,条桌板凳爆米花,不管有钱没有钱,新年闹到二月八。”农历二月初八是冷水滩区普利桥镇传统的社日,3月7日,冷水滩区举办“承农韵”·2025年“美丽乡村行”文艺演出暨普利桥“二八”农耕文化展示促消费活动,将传统商贸与现代消费融合,推出了工农产品展销、文艺演出等主题活动,吸引了10余万客商、农民、游客前来赶社。
早上七点,“赶社”现场已经人潮涌动、热火朝天,农用器具、特色小吃、生活用品、春耕物资、花果树苗等商品琳琅满目,来自周边三市九县的人们汇聚在2公里多长的普利桥镇集市,买农资、购农具、尝美食、赏非遗。在手机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展销区,游客们在展台前咨询自己心仪的商品价格,了解以旧换新政策。
普利桥当地的村民蒋岚边吃边逛说:“我每年赶社都会来,有时候还会自己做点小生意,今年只是过来玩,期待好运发生。”
许多商户早早嗅到商机,在天亮前就陆续进驻市场。油炸粑粑是每年赶社的“网红”美食,老邓油炸粑粑是普利桥老字号油炸铺,一家六口早上六点便进驻市场,每年社日她家的油炸粑粑都供不应求,深受周边居民和游客喜爱。邓师傅一边利落地揉面团一边说:“我们家好几代人的传承了,我的手艺都是跟父辈学的,我们每年都会来赶社卖油炸粑粑,赶社人多生意红火。”
除了美食小吃,集市还有很多手工制品备受游客喜爱,竹筐、竹椅、犁耙、簸箕等农资用品应有尽有,杨村甸乡的村民组队挑着自制的竹篮、竹筐前来集市售卖,上午11点不到就全部销售一空。“我早上六点钟就到普利桥来赶圩,做的三十多个篮筐一下子就卖光了,我还有空再去逛逛。”村民魏纯财高兴地说道。
文艺展演活动现场,歌曲串烧、传统戏剧、舞蹈等节目轮番上演,非遗表演《“抬阁”黄阳司扎故事》生动有趣,演员们绑扎着不同的造型,脚踩高跷手打腰鼓,萌态十足,《开耕鼓舞》激昂的鼓声与流畅的舞姿,《普利桥的桥》《那年滩上明月升》朗朗上口的歌词与动人的曲目,精彩纷呈,吸引大批游客纷纷驻足观看,现场叫好声、喝彩声不断。
普利桥“二八赶社”源于清乾隆年间,原是群众自发的春耕备耕农贸产品交易会,后逐渐演变成群众生活中一个重要民俗文化活动,延续至今已数百年,是冷水滩规模最大的农民群众集会,高峰期达10余万人。接下来,冷水滩区将进一步擦亮冷水滩区农耕文化的特色品牌,进一步促进消费,推动当地农业、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实现“群众得实惠、文化续传承、乡村获振兴”。
来源:冷水滩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曹慧璎 唐梦 蒋凌志 沈婷 雷中祥
编辑:王洁
二审:陈洁
三审:秦果甘
本文为冷水滩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