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永州冷水滩:“稻鸭共生”生态农业助力春耕备产

来源:冷水滩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宾奕 温家利 编辑:屈文利 2025-04-17 17:25:56
—分享—

冷水滩融媒4月17日讯(记者 宾奕 温家利)春耕时节,永州市冷水滩区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当地种养大户积极探索“稻鸭共养”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将田间耕作与生态养殖结合,实现化肥减量、农田增效,为春耕生产注入绿色动能。

在牛角坝镇新角坝村,500亩稻田里迎来一群特殊的“田管家”——1200余只麻鸭在田间穿梭觅食,为即将到来的水稻插秧“铺路”。种养大户叶丽群每天一早就会将养殖的鸭群分批赶入已灌水的稻田。据其介绍,鸭群在田间活动时,可捕食杂草和害虫,减少农药使用,排泄物则成为天然有机肥,能够有效减少化肥施用量,鸭子‘工作’20天后,田里肥力充足,正好赶上早稻插秧。

“我做稻加鸭养殖三年多了,鸭子一年养五批左右,一批1200只,都是放养的。水稻加鸭结合来养的话,鸭子可以吃掉水田里面掉的稻谷,节约养殖成本,还可以给稻田松土增肥。”种养大户叶丽群说道。

在湘山街社区,距万亩示范片稻田不远处的鸭舍内,种养大户王小珍的1000余只“稻田鸭”正成群结队地散步,这批精心选育的麻鸭,将在插秧后20天“上岗”履职。“秧苗返青后放鸭,既能避免损伤幼苗,又能精准防控分蘖期病虫害。”王小珍介绍道。

近年来,冷水滩区聚焦乡村生态资源,积极探索生态种养新路径,鼓励支持合作社、农户推广稻鸭、稻鱼、稻虾等共养模式,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打造增收致富新途径,走出一条乡村振兴新“稻”路。今年,该区计划在全区80余个村组建成“水稻+N”共养基地,覆盖农田面积达8000亩以上。

来源:冷水滩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宾奕 温家利

编辑:屈文利

二审:陈洁

三审:秦果甘

本文链接:https://www.lstxw.cn/content/646948/51/1488044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冷水滩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