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冷水滩:让垃圾分类成为农村“新时尚”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唐梦 周淑芳 编辑:周吉锋 2020-12-08 17:14:42
—分享—

红网时刻12月8日讯(冷水滩分站记者 唐梦 周淑芳)冷水滩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探索形成一套“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运行机制,着力提升农村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由外而内”改变,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愿望。

18.jpg

王桂花正在进行垃圾分类。

在伊塘镇茶花村,村内绿化林木遍布,村道整洁,很难看到垃圾。村民王桂花家的院子是村里有名的“清洁庭院”,连续10个月在村卫生评比中都评为“好”等级,今年村里给每家每户配发了两个分类垃圾桶,在村里住了几十年的王桂花如今也“赶时髦”学会了给垃圾分类。

“以前的垃圾都是倒在一起的,现在村干部要我把垃圾分类,我把可回收的倒在一个桶,不可回收的倒在一个桶。这样子分开肯定要好一些。”王桂花说道。

17.jpg

工作人员向村民进行垃圾分类宣传

今年以来,伊塘镇围绕农村垃圾治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积极引导全镇居民参与垃圾分类,通过召开党员组长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群众大会和户主会,发放《伊塘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入户宣传指导村民做好垃圾分类,让村民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从根本上破解垃圾分类“可持续”难题。

16.jpg

分类垃圾桶。

伊塘镇三级主任科员冯吉华介绍说:“我们在16个村,1个社区发放分类垃圾桶8000多个,在各村组设计垃圾分类收集点300处,每个村配备5到8名保洁员。下一步,我们镇将加快垃圾分拣中心的建设,并尽快投入使用。”

冷水滩区积极探索“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的农村垃圾治理模式,建立“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管理机制,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组织镇村干部、发动群众按照“四分法”进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同时,各乡镇每村配备保洁员,负责定时收集清运垃圾,确保垃圾日产日清,村民的生活品质得到有效提升,获得感明显增强。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支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实现良性循环。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唐梦 周淑芳

编辑:周吉锋

二审:周婧兮

三审:黄丽音

本文链接:https://www.lstxw.cn/content/2020/12/08/869034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冷水滩新闻网首页